【 文化行銷所 林隆儀老師專欄 】
行銷望遠鏡/新產品擴散的重要性
.
有些人聽到蘋果公司推出新世代手機,就急著趕快要去買來用,既使排隊人潮再多都無所謂,甚至到優先上市的國家去搶購,也樂此不疲。有些人看到油電混合汽車問世,興趣缺缺,無動於衷。同樣是創新產品問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別,這就牽涉到創新概念(產品)被消費者接受採用與擴散的過程。
.
行銷人員都感受到新產品要快速被消費者接受,迅速擴大市場,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產品採用過程是指一項創新產品,從初次聽到至最後被消費者接受採用的心理歷程與所需要的時間。擴散過程是指一項創新構想或新產品,經由發明或創造來源,到最終消費者或採用者之間的擴散過程。
.
創新產品被消費者採用與擴散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相對優勢、相容性、複雜性、可分割性、可傳播性。一般而言,相對優勢、相容性、可分割性、可傳播性愈高,複雜性愈低,被接受與擴散速度愈快。
.
美國著名傳播學者羅傑斯(Everett M. Rogers),應用統計學常態分配原理,率先提出創新理論的擴散與採用,詮釋人們對創新概念與新產品的接受過程。
.
他將常態分配曲線下的面積(100),按照人們接受創新產品的時間與比率,區分為五種類別:
.
一、創新者
具有高度冒險精神,扮演消費先鋒角色,喜歡嘗新試鮮,遇有創新產品上市,都會趕著「先用為快」。這些人只占全體消費者的2.5%,卻是技術專家,也是科技狂熱者,樂於走在時代先端,成為他人參考的意見領袖。
.
二、早期採用者
早期採用者僅次於創新者,很早就採用創新產品的消費者,人數約占13.5%。這群消費者通常都屬於夢想家,價格敏感性低,只要有助於凸顯個人社交地位,都以率先接受創新產品為榮,也是比較可靠的意見領袖。
.
三、早期的多數
約有34%的消費者屬於這一類型,心想已經有16%的先行者採用新產品,產品功能與安全,應該不致於有太大問題。
這群消費者認為,購買及使用的風險更低,顯然是屬於講究實用主義者,而且以理性購買者自居。
.
四、晚期的多數
約有34%消費者屬於此一類型,眼看著既然有一半消費者使用創新產品,實用性應該備受肯定,而且有更多口碑可供參考,大幅消除購買及使用風險。這群消費者被歸類為風險規避者,追求萬無一失的穩健主義者。
.
五、落後者
再好的產品總是難免會有排斥者,智慧型手機雖然是現代人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基本配備,仍然有不少人基於不同原因而不採用,這類消費者約占16%,被歸類為落後者,或極端保守主義者。落後者不見得只是落後使用者,甚至很多是排斥者,科技產品未能普級,常是受到落後者排斥的影響。
創新產品的接受與擴散原理,給了行銷人非常重要的啟示。創新產品上市時除了發展USP之外,適當區隔市場,精準瞄準目標市場,正確定位的重要性。
.
文化大學行銷所系 師資陣容最堅強
甚麼都不會就只會賺錢
.
行銷所幹大事賺大錢開大車住大房不然咧
.
行銷所系官網 https://crrmkt.pccu.edu.tw
行銷所系部落格 https://mktpccu.blogspot.com/
行銷所系IG https://instagram.com/pccumkt/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