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 行 銷 科 學 實 驗 室】2020/04/10
.
駱所長的專欄好久沒PO,今天要分享前兩天所長在討論廣告影片策略時,提到有些影片不直接在主內容中表現品牌/產品、功能或其他屬性,而是以無關的劇情進行(甚至以微電影方式呈現),例如泰國近年的一個劇情式廣告,影片內容講述一位女學生如何突破內心障礙獲得球隊的接納,扭轉性別刻板印象地自在參與足球運動,該故事敘述中完全沒有品牌元素露出,而是在影片主內容結束後片尾有約三秒鐘Chevrolet品標顯示;許多公益活動/公益理念宣傳廣告,或是目前疫情緊張社會民心不安時,企業/政府為了鼓舞人心而製播的影片,背後支持廠商出錢又出力,也會期待在不影響主題的前提下於片頭或片尾露出品牌。
.
不論內容為何,品牌商的目的都是廣告效果,最基本的構面不外乎就是品牌態度、品牌注意與品牌記憶。
.
但是有個簡單卻會被行銷人忽略的問題:
💢 這類廣告中品牌該放在片頭還是片尾揭露
💢 片頭/片尾會影響廣告效果哪構面及方向
.
這問題背後原理解釋起來很龐大,駱所長與小夏學姊做了嚴謹的推論,也拿出【eye tracking眼動追蹤設備】做科學實驗來驗證 💯 💯
但是,小編只能很簡單地說一下,詳細的你們自己去問所長和學姊~😅😅
.
首先,駱所長說基本上人都不喜歡被說服,尤其是有商業目的訊息時。persuasion knowledge model主張消費者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說服時,且當下具有說服知識並且能推斷出行銷者的動機與目標,為了自身的心理與行為不被影響與控制,便會嘗試做些什麼事來「應對」(cope)說服事件以掌握自己的心智。
.
當消費者在面對上面講的影片時,若是於片頭顯示品牌片段,此時消費者知道此為說服訊息且清楚辨識出說服者是某個品牌,消費者會啟動說服知識應對並執行廣告避免行為。這沒什麼問題~
.
但當品牌在片尾才露出時,因為消費者已經明白這是一個具說服目的的內容,說服知識已啟動準備應對,但是在影片開頭卻不能掌握說服者、說服訊息與說服目的,會知覺此為一個隱蔽式的說服訊息,說服知識啟動程度會提高,同時,由於情境與既有廣告基模不相符,也給了消費者一個訊號、線索,引導其將感官指向該新異,將認知資源投入去辨識、分析、解釋與評估影片中可能出現的說服者與訊息,以及選擇執行他們所相信適當的應對手段,因此消費者反而會付出更多注意於整個廣告內容,甚至當影片結束了仍未於劇情中見到品牌,故會更專注片尾的訊息使能確認說服者並準備應對,所以:

㊙️【片尾露出品牌會得到較高的品牌注意】㊙️
所長跟小夏學姊透過eye tracking眼動追蹤實驗,驗證會有更多的眼球凝視於片尾品牌區塊上
.
但是也是因為對訊息投入較高的elaboration,配置較多的認知資源在編碼與儲存程序上,使得與既有連結記憶網絡有較高的連結與整合,儲存程序的結果與效果也較佳,之後提取的效果也自然較佳,所以片尾揭露對於廣告品牌的記憶會較高於片頭揭露。

㊙️【片尾露出品牌會得到較高的品牌記憶】㊙️
.
只不過,當消費者知覺到說服者具有隱蔽的說服動機時,會對說服者有較差的態度,所以本研究主張當品牌於片尾才露出時,會比放在片頭獲得相對為低的品牌態度。

㊙️【片頭露出品牌會得到較高的品牌態度】㊙️
.
說到有點饒舌,不想說了。但是各位粉粉,從上面的研究結果,你在操作類似影片時,可以考慮自己品牌的生命週期在哪裡是要獲取記憶、知曉為優先,還是提高品牌態度為重點
沒有最對的方法,只有最適的決策 ‼️
..................................................
下次再跟大家分享行銷故事
..................................................
👨‍🏫抱歉,行銷所只會教賺錢💵💵💵
.
#眼動追蹤 #眼動儀 #eyetracking #行銷科學 #科學行銷


Related Posts:

  • 【#行銷科學實驗室】社群平台擴展貼文長度後真的會讓用戶發佈更長的貼文嗎❓ 【#行銷科學實驗室】社群平台擴展貼文長度後真的會讓用戶發佈更長的貼文嗎.自1990年代以來,社群平台不斷發展、更新以符合用戶需求。現在的用戶可以使用GIF、emoji()、影片等等豐富的新興媒體,但貼文中的「正文(context)」依然是其重要的構成要素,例如網紅的狀態更新、新聞消息、用戶日常生活分享…都需要依靠正文內容來傳遞。.Twitter原本每篇貼文限制在140字以內,2017年時擴展提供每篇貼文可到280字,讓用戶能發佈較長的… Read More
  • 【#行銷科學實驗室】認知資源 【#行銷科學實驗室】.粉粉們平常一心可以多用幾件事呢???昨天我們駱所長在研究室meeting時,跟大家討論了人們的【認知資源】究竟是有限還是無限的若是無限,那麼就應該可以無限多工的同步處理很多事 ; 若是不能,也就是一個人的一心多用程度是有極限的………到底人的認知資源有限還是無限? 其實認知心理學領域各有說法~.駱所長以「媒介訊息處理之有限容量模式」(The Limited Capacity Model of Mediated Me… Read More
  • 【行銷科學實驗室】處理流暢性(Processing fluency) 【#行銷科學實驗室】當大家在超市購買日用品的時候會不會特別注意產品的包裝呢.廠商花了這麼多錢設計一個產品的包裝,當然就是希望消費者會受到包裝的吸引而購買產品。根據研究,消費者只需要花3-7秒就可以注意到一個包裝,而消費者在內心決定要不要購買該產品也是花費一樣的時間,但你知不知道廠商的【商標(Logo)】在包裝上所放置的位子也會影響消費者的決策呢?這篇刊登在Journal of Marketing的文章使用【品牌力量(Brand pow… Read More
  • 【#行銷科學實驗室】導致中斷使用社交媒體的超載行為 【#行銷科學實驗室】導致中斷使用社交媒體的三種超載行為.已經稱得上是全世界最成功資訊系統之一的Facebook,2017年時也面臨到高達26%用戶選擇把他從手機app中刪除!看似如此成功的的社交媒體,使用者為什麼會選擇中斷使用呢接下來小編姊姊就來分享一篇研究,探討造成用戶對社交媒體感到疲憊(exhaustion)進而中斷使用的原因。.研究中推論並透過survey research驗證了造成中斷使用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超載(overloa… Read More
  • 【行銷科學實驗室】訊息處理流暢性 【行銷科學實驗室】上週小編姐姐讀了一篇paper,其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變數-『訊息處理流暢性』 …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

行銷碩士班

行銷碩士班

精選文章

【跨專長】學碩一貫!

【跨專長】學碩一貫! . 仙女小編姊姊來專文解說~ . 大家都知道工作不好找,薪水也不好,但是,有的人就是找的到工作,有的人薪水就是好,而且,老闆捨不得他離開,為什麼? . 讀書階段其實就是在累積未來就業市場的競爭力,要建立競爭力,那就要有「策略」。 . 以前的社會,...

搜尋此網誌

熱門文章

歷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