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管理講堂/ 不變則痛 變則通
------------------------------------------------------------------------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雖然名列七雄之一,卻是七國中最不起眼的。「六國卑秦,不與之盟」,其他諸侯國紛紛來犯,甚至周天子都不把秦國當回事。剛繼位的秦孝公決定改變現狀,於是發出招賢令,尋求能人賢士。
.
魏國的商鞅來見秦孝公,訴說了自己的想法,二人想法不謀而合。在聽取了商鞅的改革大計之後,秦孝公發布命令,全力支持商鞅變法改革。
.
而變法最大的阻力是來自貴族的反對,因為變法侵害了他們的利益,於是常常挑唆太子犯事。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決定「殺雞儆猴」,但君王的繼承者,不便受罰,商鞅就將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公孫賈二人分別處以墨刑和劓刑。從此以後,再無人敢站出來以身試法。
.
為了讓百姓相信變法的決心和法令的不容違背,更為了取信於民,商鞅在城南豎起一根三丈高的圓木,告示說:「誰能將其搬到北門,便賞金十兩。」
.
一開始,百姓們都感到奇怪,沒有人敢上前試一試。商鞅隨後又告示說:「能搬動者賞金五十!」這時終於有人站出來,遲疑著將木頭搬到了北門,商鞅立即命人送上50兩黃金。
.
通過這手段,使百姓相信了變法的決心。商鞅變法為秦國日後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
生活中,遇到食物腐爛了,我們就會說食物「變質」了。為什麼說「變質」了呢?是因為食物的內在發生了變化。但不能說是「本質」發生了變化,本質是不能變的,蘋果的本質使其成為蘋果,人的本質使人成為人,失去了人的本質就不能稱之為人了。
.
所以說,本質不會發生變化,發生變化的是促成其「質變」的「量」。
.
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三大規律是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然而三者又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
.
事物內部的對立矛盾促使事物發生變化,而在變化過程中,當「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生「質變」。這就跟學習一樣,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要學習加減乘除,這就是「量」的積累。如果沒有學會,即「量」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會發生「質變」,也就是說只有「留級」,繼續進行「量」的積累。
.
成長中,隨著知識愈來愈豐富,見識愈來愈多,就會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但這些思想觀點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客觀的。會在日後的成長中,通過不斷的實踐來驗證,保留正確的思想,去除掉不正確的思想,從而使自己上升到一個新的思想境界。
.
而這個揚棄的過程,就是「否定之否定規律」。人們會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不斷地否定之前的觀點,重新樹立新的觀點。
.
萬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在事物的變化中,又有外界因素的影響,促使其快速地變動。《易經》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任何情況下,沒有走投無路的說法,只是沒有找到變通的方法。
.
走投無路的時候,正是需要求變的時候,只有變通才有出路,才會有提升。
.
歷史上也有變法不成的案例,但並非「窮則變」這個道理不對,而是「變」的方法不對,是「量」的積累不夠。
.
事物內部發生變化,就像一年四季的更迭,人的新陳代謝,都是為了促使萬物發展一樣。必須通過變動陰陽,如縱橫、反復、反抗、回歸這些現象來實現。
.
人生道路上,沒有什麼是無法達到的,只看是否努力去爭取,是否積累了足夠的「量」。企業領導須知,事物的發展都遵循同一個規律,把握住這個規律,相信成功就會更近一步。
.
💪 #文化大學 #行銷所 師資陣容最堅強
💵 甚麼都不會,就只會賺錢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3月 19, 2019
文化大學 / 行銷研究所
專欄, 管理講堂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管理講堂/未兆易謀 洞燭機先】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管理講堂/未兆易謀 洞燭機先------------------------------------------------------.《三國演義》中記載:劉備和孔明「借」了荊州後,毫無歸還之意。周瑜用美人計,以聯姻抗曹的名義向劉備招親,把他騙來幽禁起來,逼他們拿荊州來換。劉備猶豫不定,諸葛亮思考了一會兒對他說:「您只管去吧,讓趙雲陪您去。我自有安排,包您得了夫人又不失荊州。」.劉備和趙雲出發之前,… Read More
【管理講堂/知人得情 掌控全局】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管理講堂/知人得情 掌控全局 ------------------------------------------------------ . 三國時期,陳琳曾經寫了一篇文章,把曹操罵得狗血淋頭,但是曹操從他所說的話中看出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對他委以重任;呂布是個武藝超群的人,見到曹操之後,立馬跪地求饒,且聲音很淒涼,曹操一聽他說話,知道此人反復無常,是個貪生怕死的人,便… Read More
【管理講堂/善始善終 最佳說服術】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管理講堂/善始善終 最佳說服術------------------------------------------------------.天地之間,陰陽規律是相互調和、相互作用的,自始至終都有一定的道理,即善始善終。所以說,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等這些屬於「陽」的美好事物,便代表了「始」;憂患、貧賤、榮辱、棄損、失利、有害、刑戮、誅罰等這些屬於「陰」的不祥之事,則代表著「終」… Read More
【 管理講堂/不驕不餒 三思而行】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管理講堂/不驕不餒 三思而行------------------------------------------------------.《左傳》記載,魯莊公10年(公元前684年),弱小的魯國在長勺打敗了強大的齊國。兩軍對陣時,齊軍戰鼓剛響,魯莊公就要迎戰,被魯國的軍事家曹劌阻止。直到齊軍擂第三通戰鼓,曹劌才同意出擊。此時,齊軍銳氣被磨退,魯軍於是一鼓作氣,把齊軍打敗。齊軍敗退後,魯莊公急忙要率軍追… Read More
【管理講堂/優質管理 善用方圓策略】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管理講堂/優質管理 善用方圓策略 ------------------------------------------------------ . 「方」與「圓」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對範疇,也是管理學中的一對基本矛盾。其代表方略和圓融,寓示著「外圓內方」的做人道理。 . 在事情沒有明朗之前用「圓略」來誘惑對手;在情況清楚以後就要用「方略」來戰勝對方。在社交或管理中… Read Mor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