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行銷科學實驗室

社群平台擴展貼文長度後真的會讓用戶發佈更長的貼文嗎❓
.
自1990年代以來,社群平台不斷發展、更新以符合用戶需求。現在的用戶可以使用GIF、emoji(😊😂😝)、影片等等豐富的新興媒體,但貼文中的「正文(context)」依然是其重要的構成要素,例如網紅的狀態更新、新聞消息、用戶日常生活分享…都需要依靠正文內容來傳遞。
.
Twitter原本每篇貼文限制在140字以內,2017年時擴展提供每篇貼文可到280字,讓用戶能發佈較長的內容。但~關於【擴展貼文字數限制】出現了正反兩派學者的支持與反對。支持者認為增加長度限制可以降低發佈者為了刪減字詞但仍要保持完整訊息的認知成本; 反對者則認為擴展長度會出現更多結構雜亂無章的貼文,且社群上資訊超載,用戶在社群上注意力只有約50個字長約8秒,也就是說貼文太長,用戶也沒有足夠注意力看完。
.
除了關於擴展長度限制的正反面說法,【擴展貼文字數限制】後用戶的貼文字數真的會增加嗎❓
今天我們來介紹此問題的研究,以及從用戶發文時所使用發佈設備類型的影響:
使用者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CG)長度的限制對用字有直接影響,反過來會也影響內容質量。用戶可能因為社群的貼文長度限制,降低貼文自由度,進而引起認知壓力。當長度限制被取消或延長,用戶因自由增加而發佈「長度更長的貼文」。也因為人們會藉由模仿來減少社交差異,會因為越來越多人的貼文變長,導致其他用戶模仿,造成整體長篇貼文的數量增加。
研究也認為使用行動設備發佈訊息的使用者,會因為螢幕與輸入介面相對比電腦受到限制,給發文者帶來額外的認知成本付出,會調節了平台擴展長度限制與貼文長度的關聯性。
.
這個研究針對社群共36個月內的實際發文數據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擴展長度限制確實會增加貼文長度(字母數),此關聯在使用電腦發佈的用戶影響大於手機/平板等行動設備,兩個假說都獲得支持喔~
.
所以啊~其實社群平台延長長度或是沒有字數限制,真的會讓貼文長度增加,可是,發佈者在貼文長度增加後,反過來以讀者角度會願意閱讀這樣的長文還是喜歡以前的短文呢? 或是 長/短文對閱讀後的心理及行為影響又是如何? 這部分結果過去探討較少,看來小編我應該著手個新研究,這結果對於我們廣大小編們以及社群行銷操作者,可有重要的參考依據呀~~~
——————————————————————
Wang, Shuting Ada and Greenwood, Brad, Does Length Impact Engagement? Length Limits of Posts and Microblogging Behavior (February 12, 2020).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srn.com/abstract=3536696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3536696
——————————————————————
▶️文化大學行銷所系 師資陣容最堅強
▶️什麼都不會就只會賺錢
.
行銷所系❗️幹大事❗️賺大錢❗️開大車❗️住大房❗️不然勒❗️
.
行銷所系官網 https://crrmkt.pccu.edu.tw
行銷所系部落格 https://mktpccu.blogspot.com/
.

Related Posts:

  • 【#行銷科學實驗室】導致中斷使用社交媒體的超載行為 【#行銷科學實驗室】導致中斷使用社交媒體的三種超載行為.已經稱得上是全世界最成功資訊系統之一的Facebook,2017年時也面臨到高達26%用戶選擇把他從手機app中刪除!看似如此成功的的社交媒體,使用者為什麼會選擇中斷使用呢接下來小編姊姊就來分享一篇研究,探討造成用戶對社交媒體感到疲憊(exhaustion)進而中斷使用的原因。.研究中推論並透過survey research驗證了造成中斷使用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超載(overloa… Read More
  • 【#行銷科學實驗室】 . 調節焦點理論(Regulatory focus theory, RFT) 【#行銷科學實驗室】230120.調節焦點理論(Regulatory focus theory, RFT)是從人們傾向接近快樂和避免痛苦的基本原則出發,其分成兩種動機和自我調節模式:以進步、成就等獲得正向結果和利益的「促進焦點」(promotion focus);與安全、保障等避免負向結果和利益的「預防焦點」(prevention focus)。這些我們過去曾在 #行銷知識百科 中介紹過,相信粉粉們都還記得吧>.^ 該理論近年來… Read More
  • 【#行銷科學實驗室】230217 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處理訊息的? (二)  【#行銷科學實驗室】230217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處理訊息的? (二).在上一集的 #行銷知識百科 中,我們介紹【雙處理程序理論】(dual process theory)大致將人的認知處理系統劃分成兩種不同的路徑:「系統一」傾向自動化、依賴直覺和習慣的快思考;「系統二」傾向深思熟慮、謹慎較依賴邏輯且理性的慢思考。人在接收到訊息時會依照問題的需要來分配給其中一種系統進行處理。上次貼文裡小編最後留下的問題:在社群操作中小編貼文,究竟要在什… Read More
  • 【#行銷科學實驗室】認知資源可用性 (cognitive resource availability ) 【#行銷科學實驗室】0707 .Lee擁有一台產品功能和使用體驗都很棒的A品牌相機,但很不巧的旅行途中相機意外搞丟,需要重買台新的。在考慮到A牌相機在遺失前的功能、感受各方面都還很好,Lee直覺的想著:「新相機就直接從A品牌裡挑新款買吧!」不打算考慮其他品牌相機。當他把此故事和想法分享給銷售人員時,銷售員卻笑著說:「在我看來同價位的B品牌相機會比A品牌更划算!」更推薦購買B品牌相機。這時候你覺得Lee會選擇從過去良好體驗中直覺偏好的A… Read More
  • 【#行銷科學實驗室】 什麼產品適合在網路上販賣? . 【#行銷科學實驗室】220919什麼產品適合在網路上販賣? .經過上次對溝通媒介的介紹,我們可清楚瞭解到消費者在「實體通路」中購買商品,使用的是面對面的互動方式,買賣雙方可透過語言、表情、音調、道具、實體商品、情境等多元線索溝通,並且回饋速度快;而「虛擬通路」則是買賣雙方透過網際網路來互動,除了溝通線索受到限制外,訊息往返的時間也經常耗費較多,因此虛擬通路相對於實體通路而言,是相對資訊豐富性較低的媒介。.當人們進行消費行為時,必定會…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

行銷碩士班

行銷碩士班

精選文章

【跨專長】學碩一貫!

【跨專長】學碩一貫! . 仙女小編姊姊來專文解說~ . 大家都知道工作不好找,薪水也不好,但是,有的人就是找的到工作,有的人薪水就是好,而且,老闆捨不得他離開,為什麼? . 讀書階段其實就是在累積未來就業市場的競爭力,要建立競爭力,那就要有「策略」。 . 以前的社會,...

搜尋此網誌

熱門文章

歷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