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龍山的善國寺有兩個和尚:悟空和悟了。一開始他們每天都出去化緣,後來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緣了。原來,悟了發現龍山下的緣十分好化,隨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他就把化來的錢買很多米、麵等生活必需品存放著,其餘的時候就在寺廟里睡懶覺。
.
後來,悟了化的錢物愈來愈少了。原來化一次緣可以吃上半月,現在只可吃上幾天,他很苦惱。但悟空依舊天天日出而出,日落而歸,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但悟空天天都面帶微笑。悟了挖苦師兄,說:「師兄,你今天收穫如何?」
.
悟空說:「收穫多多。」悟了說:「收穫在那裡?」悟空說:「在人間裡,在人心裡。」悟了很難參悟師兄的話,決定明天一起跟悟空去化緣。
.
次日,悟了跟悟空去化緣了,悟了又拿了那個化緣用的布袋。悟空說:「師弟,放下布袋吧,你這布袋裡裝滿私慾貪婪,拿出去,是化不到最好的緣的。」悟了說:「那化來的東西裝哪兒?」悟空說:「人心裡。人心無所不容。」
.
悟了跟悟空每到一處,就會有很多人主動拿出東西給悟空。有的還說,幸虧悟空大師上次施捨,才使我們度過難關。大師的大恩大德,我們沒齒難忘啊!他們繼續往前走,化的緣也愈來愈多。悟了看到今天收穫不少,滿懷欣喜。
.
這時候,從遠處走來一個農夫,懷裡還抱著一個孩子,邊走邊哭。原來農夫的孩子得了重病,他拿不出錢來給孩子看病。悟空就走過去,把化來的財物全部給了農夫。他們繼續前行,除了溫飽外,他們一路化了就捨,捨了再化。悟空問悟了:「師弟,跟我出來你化到了什麼?」悟了苦笑。
.
悟空說:「師弟,你只知道緣來之福,而不懂得緣去之福。看天地間,自然萬物為何如此美麗,天地萬物都在循環啊。風水、日夜、四季,哪一樣不是在循環?光知道緣來之福,那只是片刻的歡愉,時間久了,就是一池死水。你把化來之物放在私慾貪婪的布袋裡,我則把化來之物放在人心裡循環,讓善良和愛在人間、在人們的心裡循環。」悟了聽到這裡,低下了頭。悟空念了聲,阿彌陀佛。
.
《老子》第47章提及:「不出戶,知天下。」意指:萬事萬物是有一定的法則,法則並不在遙不可及的地方。就在人們心中,應該去私慾,順天道。天人合一,便可不出戶,知天下,就像做生意一樣有興衰時期,這就是規律。
.
知道大自然運行法則,做到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唯見於空。此可提供管理者一種啟示:「不出戶,知天下」,不見而知來龍去脈,不為而順勢而成。成功管理者應該運籌帷幄,見微知著,目光長遠,從全局考慮問題。
.
目光短淺的人容易被細小的「樹葉」蒙蔽了眼睛,而看不到全局。目光短淺就是心中存了許多私慾,裝不下其他東西。管理者若目光短淺,就會只著重短期利益的追求而不顧長期的發展。就是指企業只注重近期和眼前利益,而忽視甚至犧牲長遠利益的行為。
.
順天道,則是要順應自然的規律,有所變有所不變,要能站在「利他」的基礎上來滿足顧客需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有看得到的,就有看不到的,滿足顧客看不到潛在需求,才是王道。
.
有智的管理者應學習順從大自然法則,要能於運籌帷幄中,去私慾,順天道,從全局考慮問題,在多變且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進而基業長青。
.
------------------------------------------------------------------------------------
張威龍 顧問/院長/教授 對商學管理教育的投入,不遺餘力~
文化大學/行銷研究所 感謝 張威龍教授 力挺支持 ! !
這麼有深度與學問的管理專欄,不讀不行啊 ! !


Related Posts:

  • 【管理講堂/管理授權 信任不放任】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管理講堂/管理授權 信任不放任------------------------------------------------------.管理理論強調,企業管理者必須隨著公司成長,規模擴大而經由授權來提升營運效率與效能。然而,真正懂的授權的管理者又有多少人?.有些中階管理者在分配任務的時候總是說:「這個任務你自己設法完成吧,不用什麼都問我,到月底的時候給我看看就可以了。」.這個時候下屬會覺得,管理者… Read More
  • 【管理講堂/陰陽管理學】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管理講堂/陰陽管理學 ------------------------------------------------------ . 在當今社會,懂得陰陽之道,知道陰陽可以轉化的道理,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做到陰陽平衡、進退有度、趨利避害。 . 亞洲首富李嘉誠曾經說過:再美好的東西,都是有捨有得,沒有完美的人生,當你獲得某一件東西的時候,就意味著失去… Read More
  • 【 行銷望遠鏡/競合.共贏 】文化行銷所 林隆儀老師專欄 【 文化行銷所 林隆儀老師專欄 】行銷望遠鏡/競合.共贏.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商場上雖常引用物競天擇理論,但企業家們都相信,沒有永遠的競爭對手,也沒有永遠的合作夥伴。也因為不斷交替上演競爭與合作戲碼,才能增進商業繁榮。.競爭與合作簡稱「競合」(Co-opetition),旨在描述廠商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中文把「競」擺在前面,將「合」放在後面,到底是先競爭再合作,亦或先合作再競爭,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就我… Read More
  • 【 行銷望遠鏡/徵人求才大不同 】 文化行銷所 林隆儀老師專欄 【 文化行銷所 林隆儀老師專欄 】行銷望遠鏡/徵人求才大不同.人才,是經濟學家心目中三大生產要素之一(其餘兩項為資金與土地)。往昔有關管理人們的事務統稱為人事管理,「徵人」則是人事管理部門的首要工作。現代組織視人力為最珍貴的資源,人力資源管理成為組織運作成功的關鍵指標,此時「求才」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最重要任務,也是最大的挑戰。.時代背景與經營環境不同,以往的工作相對簡單,只要有充足的人力,組織大致就可以運作無疑,人力需… Read More
  • 【管理講堂/學會傾聽…凝聚向心力】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 【文化大學/ 行銷研究所 張威龍老師 專欄】管理講堂/學會傾聽…凝聚向心力------------------------------------------------------.人際之間的溝通,要把握對方的真實情況,就需要善於傾聽對方的話,通過傾聽來瞭解對方的真實情況。鬼谷子《反應篇》認為,「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即要根據對方表面的言談來理解他的真實意思。如果對方的言談有不合理或者你不…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

行銷碩士班

行銷碩士班

精選文章

【跨專長】學碩一貫!

【跨專長】學碩一貫! . 仙女小編姊姊來專文解說~ . 大家都知道工作不好找,薪水也不好,但是,有的人就是找的到工作,有的人薪水就是好,而且,老闆捨不得他離開,為什麼? . 讀書階段其實就是在累積未來就業市場的競爭力,要建立競爭力,那就要有「策略」。 . 以前的社會,...

搜尋此網誌

熱門文章

歷年文章